爱T帮
我们的信心,源于客户的信赖
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、统一规范企业管理结构,更以专业、周到的服务在业界有口皆碑!

中国自主版权的CAD平台软件

日期:2022-10-29
已查看:0
点赞:

 

曾经被一些分析机构认为已经江河日下的二维CAD市场,随着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,从2006年开始,呈现出勃勃生机。我国CAD软件产业,也出现了第三次浪潮。而中望,正是这次浪潮中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。为了探究中望公司迅速发展的奥秘,记者于2007年5月底在总部专访了总经理。

记者:这两年CAD市场令人瞩目。首先请杜总介绍一下个人和公司发展的历程以及现状。

杜:我个人的成长与公司的成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,是CAD的创业者。

我于199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,当时毕业设计的课题就是做装修软件。分配到广州之后,因为机缘巧合,我帮助一些大的装修公司开发了装修设计软件。随着软件的逐步成熟,我们在1998年成立了、公司,到了1999年,已经成为中国大的两个装修设计软件公司之一。

从97年开始,我就想做一套中国自主版权的CAD平台软件。虽然,当时打击盗版的力度还不是很大,而且基于AutoCAD开发的产品在推广方面会有一些优势,但是我认为基于AutoCAD开发会很有局限性。当时,凯图、开目都已经推出了自主版权的CAD,所以我们也一直有这样一个情结,想做中国人自己的CAD。但是,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方案。后来,我了解到广州一家公司推出了基于IntelliCAD平台的iCAD软件,同时,一些美国、台湾的朋友也向我介绍了IntelliCAD平台。我意识到,基于开放平台开发自主版权的CAD软件,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

经过对技术和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,我们决定转向做CAD平台——在做了十年装修设计软件、基本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之后,我们从2001年开始做CAD平台,开始步入发展之道。在中国,基于开放平台来开发CAD软件,我们是起步较早的一个。到2003、2004年,国内开始有同行跟进,但我们有先发优势。2001、2002年,我们做得还是比较艰难。但是这个市场发展得很快,跟我们预想比较接近。现在,我们的势头非常好。

记者:在AutoCAD占用垄断性优势的市场上,决策做二维CAD平台软件,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。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呢?

杜:我的确有一种做中国自主版权CAD平台的情结,我觉得只有做自己的平台,才真正更有意义。早前,我们基于AutoCAD做装修软件的时候,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我觉得意义相对较低,因为我们当时的重点就是建立很多图库、材质库,卖一套软件需要跟客户见五次面,而且早期那些客户普遍学历不高,我们得花很多时间给他们做科普,而不是谈技术。所以,我更欣赏微软的模式,通过给客户发张使用授权书就可以收取费用。所以,当时我们决策做CAD平台,一是符合微软的这种模式;二是我很喜欢;三是我们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,正版化是一个必然趋势。
CAD二次开发的问题

记者:CAD里包含了一些行业库和行业专用模块吗?

杜:我们的思路非常明确,集中精力做好基础的CAD平台。因此,我们一开始基本没有做行业库,到现在也没有把做行业库或行业应用模块放到很重要的位置。因为,我认为中国缺的还是基础平台,这个平台有一个质量线,如果过不了这个质量线,在平台之上做应用就没有价值,做得再多也是垒在沙子上,没有根基。

记者:IntelliCAD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平台,但其本身也存在不少BUG和不完善的地方。而在基于IntelliCAD开发方面,起步比较早。您认为CAD相对于其它基于IntelliCAD的CAD系统而言,有哪些特色和优势?

杜:我想开发CAD平台可分为三个级别。一级是演示级,可以演示一下,但没法用;二级是试用级,可以让用户用一两个星期不出问题,但接下来就用不下去了;第三级是实用级,完全可以实用,没有任何问题。我认为中望CAD已经跨过了试用级,到完全实用级还有一点距离。但是我们的距离要比同行要近得多,绝大部分公司推出的CAD平台还没有达到试用级。做CAD需要日积月累,在用户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,不断地打磨,越打磨越精巧。

记者:您认为达到实用水平有怎样的标志?

杜: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应用率,也就是客户购买了我们的软件之后,实际使用的比例。目前,很多企业购买CAD平台的目的是应付Autodesk打击盗版。而根据我们的客户反馈,在外资制造企业中,中望CAD的实际应用率超过了75%。我们获得客户反馈的方式其实很简单,如果客户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提出他对软件的改进意见,那就说明他在应用,否则就没有应用了。

记者:您认为吸引客户实际应用CAD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?

杜:我想可以将CAD平台比喻为建筑结构。IntelliCAD更像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,其框架结构不错,不过他们是非盈利组织,在高质量的品质控制方面,他们会比其他专门的商业公司稍弱一些,装修的还不够细。而国内的那些非基于IntelliCAD的自主版权CAD可能装修得不错,但却是砖瓦结构,扩展性不够强。

我们之所以选择IntelliCAD来开发CAD软件平台,就是希望有一个更高的起点,更好的框架,更强的可塑性。当时,我们的技术力量也有限,还不可能自己做一个开放的CAD平台。实际上IntelliCAD的核心就是保持兼容性。WPS当年做得很好,也很普及,但是由于难以实现与OFFICE兼容而失去了市场。因此,我们一开始就非常强调与DWG文件兼容,解决兼容性问题。

既然要做CAD平台,因此,我们就需要做一个更像AUTOCAD的产品。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。在稳定性、效率、兼容性这三个关键点上,投入了我们全部的力量。而对于参数化和中国工程特色的功能需求,将会由我们的合作伙伴去做。

记者:看来的确抓住了本质,就是在二维CAD这样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上,要想真正渗透市场,与强者对话,需要兼容性作为核心问题来解决。是这样吗?

专业的数字化顾问服务,确保每一个案例切实落地

咨询热线:400-165-0388